在人生的路上,我们会遇见许多人。
有的人擦肩而过;有的人,却在你最需要的时候,
用爱与力量,让你重新相信——世界依然温柔。
我第一次见到“妈咪老师”,是在女儿涵涵五岁入学面试那天。
她温柔地与孩子交谈,那份从容与慈爱,让人莫名安心。
那天,她讲起了自己的故事——语气平静,却让我泪如雨下。
原来,她十七岁的儿子在一次手术后离开了人世。
那是她生命中最痛的章节。
然而,她没有被悲伤吞噬,而是选择把那份母爱延续给每一个孩子。
她微笑着说:“我希望能继续照顾别人的孩子,就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。”
那一刻,我的心被深深震撼。
她失去了世界上最爱的孩子,却依然温柔地对待世界。
我哭湿了几张纸巾,而她——仍然在微笑,像一朵在风中依然挺立的花。
几个月后,涵涵顺利入学。
不久,园长语音联系我。
我心头一紧,以为是投诉,没想到她说:
“你的女儿很可爱。我当了十年园长,第一次遇见有孩子说——‘长大后我要当妈咪老师!’”
后来我问涵涵为什么?
她笑着回答:“因为妈咪老师很有爱,对每个人都那么好!”
孩子的心最诚实,那是对爱的最纯粹诠释。
入学四个月后,我确诊癌症。
那一刻,天似乎塌了。
我看着熟睡的孩子,只能忍着泪,把崩溃藏在心里。
手术前,我鼓起勇气联系园长,告诉她我的病情,也担心孩子的心理状态。
她听完,只说了一句让我泪崩的话:
“入院那几天,把孩子交给我。你安心面对一切。”
她没有多说什么,却用最实在的行动,撑住了我最脆弱的时刻。
那一刻,我忽然明白——
所谓“教育者”,有时不是教知识的人,而是陪你渡难的人。
她再次和我分享她的人生故事,
那段关于失去、却依然选择爱的故事。
她告诉我:“人生无常,要接受,也要勇敢面对。”
那句简单的话,成了我生命中最深的一盏明灯。
后来,女儿告诉我,她被园长叫进办公室,聊了好多话题。
“妈咪老师说,妈妈会好的,要相信爱。”
从那天起,孩子变得更懂事、更有力量。
我知道,那是她的关怀在守护着孩子,也在疗愈着我。
在我治疗期间,她为我点灯祈福,为我诵经回向。
我从未想过,有人会如此真心地为一位家长祈愿。
每次看到讯息里那句“我为你点灯了”,
我的心就像被轻轻托起——原来爱,不一定要靠血缘。
孩子毕业后,我们依然保持联系。
两年后,当我再次面临手术时,她依然温柔地说:
“要不要把孩子交给我?我帮你看顾,你安心养病。”
那一刻,我泪流满面。
因为我知道,这不是一句客气话——
这是一个母亲对另一个母亲最深的理解。
如今,听说妈咪老师即将“毕业”(退休),
准备追随心中的梦想——出家修行。
我知道,那不是离开,而是另一种爱的延续。
她选择让慈悲更深、更远地传播下去。
女儿如今八岁,依然说:
“我长大后要当妈咪老师。”
我想,她并不只是想当一名老师,
而是想成为——像她一样,
在苦难中依然柔软、在风雨中依然慈悲的人。
有些人,一生只遇见一次,
却能让你记得一辈子。
对我而言,她不仅是园长,
更是一道光——
让我相信,原来“爱”,真的可以救人。
涵涵妈妈敬上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