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11月7日星期五
2025年11月2日星期日
我遇见了一位叫“爱”的园长 --妈咪老师
在人生的路上,我们会遇见许多人。
有的人擦肩而过;有的人,却在你最需要的时候,
用爱与力量,让你重新相信——世界依然温柔。
我第一次见到“妈咪老师”,是在女儿涵涵五岁入学面试那天。
她温柔地与孩子交谈,那份从容与慈爱,让人莫名安心。
那天,她讲起了自己的故事——语气平静,却让我泪如雨下。
原来,她十七岁的儿子在一次手术后离开了人世。
那是她生命中最痛的章节。
然而,她没有被悲伤吞噬,而是选择把那份母爱延续给每一个孩子。
她微笑着说:“我希望能继续照顾别人的孩子,就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。”
那一刻,我的心被深深震撼。
她失去了世界上最爱的孩子,却依然温柔地对待世界。
我哭湿了几张纸巾,而她——仍然在微笑,像一朵在风中依然挺立的花。
几个月后,涵涵顺利入学。
不久,园长语音联系我。
我心头一紧,以为是投诉,没想到她说:
“你的女儿很可爱。我当了十年园长,第一次遇见有孩子说——‘长大后我要当妈咪老师!’”
后来我问涵涵为什么?
她笑着回答:“因为妈咪老师很有爱,对每个人都那么好!”
孩子的心最诚实,那是对爱的最纯粹诠释。
入学四个月后,我确诊癌症。
那一刻,天似乎塌了。
我看着熟睡的孩子,只能忍着泪,把崩溃藏在心里。
手术前,我鼓起勇气联系园长,告诉她我的病情,也担心孩子的心理状态。
她听完,只说了一句让我泪崩的话:
“入院那几天,把孩子交给我。你安心面对一切。”
她没有多说什么,却用最实在的行动,撑住了我最脆弱的时刻。
那一刻,我忽然明白——
所谓“教育者”,有时不是教知识的人,而是陪你渡难的人。
她再次和我分享她的人生故事,
那段关于失去、却依然选择爱的故事。
她告诉我:“人生无常,要接受,也要勇敢面对。”
那句简单的话,成了我生命中最深的一盏明灯。
后来,女儿告诉我,她被园长叫进办公室,聊了好多话题。
“妈咪老师说,妈妈会好的,要相信爱。”
从那天起,孩子变得更懂事、更有力量。
我知道,那是她的关怀在守护着孩子,也在疗愈着我。
在我治疗期间,她为我点灯祈福,为我诵经回向。
我从未想过,有人会如此真心地为一位家长祈愿。
每次看到讯息里那句“我为你点灯了”,
我的心就像被轻轻托起——原来爱,不一定要靠血缘。
孩子毕业后,我们依然保持联系。
两年后,当我再次面临手术时,她依然温柔地说:
“要不要把孩子交给我?我帮你看顾,你安心养病。”
那一刻,我泪流满面。
因为我知道,这不是一句客气话——
这是一个母亲对另一个母亲最深的理解。
如今,听说妈咪老师即将“毕业”(退休),
准备追随心中的梦想——出家修行。
我知道,那不是离开,而是另一种爱的延续。
她选择让慈悲更深、更远地传播下去。
女儿如今八岁,依然说:
“我长大后要当妈咪老师。”
我想,她并不只是想当一名老师,
而是想成为——像她一样,
在苦难中依然柔软、在风雨中依然慈悲的人。
有些人,一生只遇见一次,
却能让你记得一辈子。
对我而言,她不仅是园长,
更是一道光——
让我相信,原来“爱”,真的可以救人。
涵涵妈妈敬上
2025年6月7日星期六
我相信,我们都会慢慢变好!
“老师,你回来了?你去医院医cancer回来了啊?”
一下车,他就来追着问,语气认真得让我差点翻白眼!二楼华文班外的孩子们齐声起哄,骂他乌鸦嘴。甲甲(印度学生)握着拳头朝他大喊:“喂,你不要诅咒我的老师!我打你啊!”这傻小子饶了饶头,又问:“老师,癌症不是绝症,不是cancer吗?我还以为你中的是绝症……”
他这一连串的追问,差点把楼上的孩子们逼疯。可那一刻,我没生气,反而想笑———笑他们的天真、直率,还有他们的可爱!
回想起去年六月,我刚来到这里任教,那时的他们,对课本毫无兴趣,无论我如何苦口婆心,他们总是一副无动于衷的模样。有人甚至对我说:“老师,你知道你的课像师父在打斋吗?很无聊,很想睡觉!”他们每个人背后都有故事,有时候甚至沉重得让我喘不过气来。
我记得,有一位学生的继母曾在大雨滂沱的深夜传来一封信息,说她想带着卧病在床的丈夫与两个孩子一同了结生命。看着这群孩子的生活背景,我深深感恩,原来自己所面对的“功课”已是简单得多。
他们当中,大多来自问题家庭,有单亲的,有父母在牢房里的,也有父母离异或祖辈抚养的孩子,更有些是跟着妈妈改嫁过生活的。三餐不续的情况屡见不鲜,有些孩子来学校,只是为了吃上一顿像样的免费午餐。
他们之中还有不少人出口成脏、爱耍酷、染上电子烟瘾。对他们而言,吞云吐雾是一种“帅”,而家长对此也多半漠视甚至纵容。于是,老师的劝导往往显得孤掌难鸣。
有位学生曾向我坦白,电子烟刚上市时他曾偷偷贩卖,结果导致消费者昏迷、失控,引来一连串后患,也让他失去了原本胜券在握的一场重要比赛。后来他幡然悔悟,被迫转校,如今又回到了这所学校。
“你是新老师?”他曾好奇地问,“怎么总是病假?”“功课也改那么慢?”
他不懂,我为何步伐放慢了—他不懂,我曾经历了什么。
最近学生考试,我花了两个星期仍未能分发卷子。乙乙忍不住问我:“老师,你怎么那么慢?是不是很懒?”我耐心解释:“我不只改你们的卷子,还要批改全校从预备班到中二的考卷,还有设计与工艺试卷、RBT的作业要处理。”
他继续追问:“不用那么多天吧?你的速度真的可以快一点!”
我认真说:“我不想草率地批改你们的试卷。你们这次都很认真,我更不能随便。”
“老师,你理由很多,其实你根本没努力改!”乙乙的指责让全班突然沉默下来。其他学生都知道我的故事,但他不清楚。我愣了一下,决定不再沉默。我深吸一口气,叫他走近电脑,打开我过去写下的生命记录与照片。
“老师,你中绝症?你做什么还来教书?”
“我好了。”我微笑着说,“但我必须允许自己慢慢来。”
发卷子那天,学生们认真核对,考试当天还特别跟我道歉,表示自己没准备好,要我身体最佳状态时才批改。有的提出建议,希望我加强课堂内容,让程度参差的他们能更上一层楼。
那位曾经贩卖电子烟的学生望着身边同学的成绩时惊呼:“等一下!他是丙丙吗?他怎么拿那么高分?他的字体也不一样了!”我笑着说:“这是他自己努力的成果。”
他说:“以前的丙丙不是这样的,真的不一样了!”
“是啊,每个人都会成长。”我轻声说:“当你潇洒走一回,世界也慢慢改变了。我们也在慢慢变好。”
全班哄堂大笑。
昨天,放学回家后,我把试卷拿出来继续批改。早上五点,我照旧起床工作,却在环保袋里发现了一支电子烟。我想起是乙乙和丁丁帮我收拾东西进车子的。心里一惊,肯定是他们的!
一到学校,我立刻把他们叫来。
乙乙皱眉抗议:“老师,你觉得我会那么笨吗?我怎么会把电子烟放在你袋子?我没再抽烟了!我真的改了!”
丁丁也气呼呼地说:“老师,为什么你不相信我们?”
那一刻,我心里一阵酸楚。他们的辩解不是逃避,而是渴望被相信的声音。我不禁自问:他们愿意变好了,为何我不愿意相信他们呢?
我没有多说,让他们把甲甲也叫来。他满头大汗地跑上来,一见我就喊:“老师,那不是我的!我已经答应我爸不抽了!为什么你不相信?”
我拿出电子烟,他们仔细打量一下,说:“这个款很贵,还蘑菇味的……相信是大人才会喜欢的!”甲甲突然灵机一触:“老师,除了我们,还有谁帮你拿东西?你家人?还是华文班课室不是有人在装修吗?会是他们掉进袋子吗?”
我顿时醒悟,飞奔到课室,果然看到工人还在装置电路。我拿出电子烟问他们:“这是你们的吗?”其中一位一把接过,说:“对,是我昨天掉的。”
“少抽吧,不健康。”我忍不住唠叨了句,职业病犯了!
回到教室,那四个孩子齐声说:“老师,你不相信我们!我们真的变乖了!”
我笑了,感觉像吃了一颗薄荷糖,冰冰凉凉的—甜甜的。
我相信,你们真的慢慢变好了。
复工已十一个月,经历许多。病假两年后再复工,我曾因不适应见辅导与心理医生,医生告诉我:“你不是救世主,先顾好自己,才能救人。”我明白了教育不是先点燃自己照亮别人,而是先点亮自己,才能让光自然流淌。
去年,学生曾写匿名信骂我:“早恋关你什么事?顾好你女儿就好!祝你女儿被拐带!”
这些话很重,却让我开始学会中庸——有些事,尽力就好;有些爱,陪伴就够;有些痛,时间会带走。
学校的张老师告诉我:“他们渴望爱,所以早恋;我们不该鞭策,而该陪伴。”
同样是卓越学校老师的汪老师也说:“他们每天生活在争吵中,学校是他们唯一的避风港,别再逼他们往前冲。”
我突然领悟了医生说我康复后不能跑,只能走。可这群孩子都已输在起跑线,我又怎能在冲线处逼着他们冲线呢?
我渐渐明白,教育不是鞭策,不是控制,而是陪着他们。我试着一步步学会骑脚车,学会平衡,再学会前行……
慢慢地,我们彼此靠近。
曾经,下课铃声拉不近的距离,如今被一场场小谈天拉近。他们侃侃而谈,聊着他们的感情世界,我耐心地听着他们的故事。
他们爱来华文班串门,一聊就是一节课。我们在故事中发酵彼此,在陪伴中彼此成长。
原来教育不是一场赛跑,而是一起骑脚踏车的平稳。我们都在摇晃中学会平稳,在跌撞里慢慢变好。
我相信,我们会慢慢变好。
包括我、包括他们,也包括此刻读到这里的你。
2024年10月5日星期六
日记一则(老师的视角)
2024年10月3日 星期四 阴晴不定
今天的天气真是阴晴不定,早上还是阳光明媚,没多久天空又开始飘起了细雨。不过,这并没有影响我们上课的心情。
今天课堂上发生了一件小插曲。在大家抄写笔记的时候,我发现Delwin不小心把内容抄错了。我走过去告诉他后,他急得立刻想把那一页撕掉,重新抄写。我赶紧喝止了他,并告诉他不需要撕掉,直接在错误的地方更正并继续完成。人生亦是如此,有时候我们会犯错,但重要的不是逃避或推翻过去,而是面对错误,找到改正的方法,继续前进。
这件事让我思考了很多。生活中,我们常常想通过抹去错误来重新开始,但其实最好的办法是接受错误,改正它,然后继续前进。就像Delwin一样,在原有的基础上进步,这才是真正的成长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2024年10月4日 星期五 阴雨天
今天最后一节课,我代课。走进教室时,发现班里只有三个学生出席。我问他们,想上华语课,还是愿意让我带他们去体育?他们几乎异口同声地告诉我:“就待在教室吧。”
其中一个小女孩说:“我们是没有爱的孩子,随便就好。”
那一刻,我的心像被重重压了一下,感到一阵心寒。为什么这么小的孩子会说出这样的话?他们还那么年轻,未来本该充满希望和可能性。可是,今天他们的状态却如此沉寂,整节课也没真正上成。我强忍住内心的失落,决定坚持带他们去华语班,至少可以看看书,翻翻报纸,总比坐在这里毫无生气地度过好。
但孩子们的反应让我更加难过。他们说:“老师,没什么区别的,我们无所谓。”他们不想走出这间教室,不想有所改变,甚至不想进步。
我满心疑惑,为什么13岁的孩子就好像放弃了自己?在这么年轻的年纪,本该对未来充满好奇与憧憬的他们,却表现出如此的无奈和绝望。他们接下来的话更让我震惊——“家人早就放弃我们了,别对我们有期待!”
为了点燃他们心中的那丝光亮,我试图继续和他们聊着。其实我知道,如果我太像妈妈的角色,恐怕我们会聊不下去。于是,我放下了老师的架子,像朋友一样和他们闲聊。
突然,一个小男生问我:“老师,你喜欢猫咪吗?要领养一只可爱的猫吗?”(他们说了猫的品种,但我忘了!)我问他们:“哪来的猫?是家里的猫妈妈生了宝宝吗?”他们告诉我,班级后面有三只流浪的小猫,他们还买了食堂的食物喂养它们。
在放学前的最后五分钟,他们带我去找这些猫。当我看到孩子们眼中的光,那份对小猫满满的爱意时,心中不由得一阵心酸。怎么他们对这些猫咪充满了关爱,而对自己的生活和未来却如此冷漠呢?明明他们有这么大的爱心,为什么不对自己的人生也充满期待和关怀呢?
当我看着这些孩子对小猫的关怀,我意识到,其实他们的内心是充满爱的。他们并不是对一切都漠不关心,只是他们不知道该如何把这种爱和关怀转移到自己的生活中。他们的心灵是柔软的,只是需要有人去引导和点燃他们对未来的希望。
我希望这些孩子们能明白,生活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去爱、去追求的事物。无论是对猫咪的爱,还是对生活、对自己的爱,都是一样重要的。也许现在的他们觉得迷茫和无助,但正如这些流浪的小猫一样,只要有人关心,生活终究会有温暖和希望。
如果我们能用关心猫咪的那颗心,去关心自己,去相信未来,那么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。13岁只是人生的开始,前方有无数的可能性在等着他们去探索和体验。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,爱自己、爱生命,都是我们能给予自己最珍贵的礼物。
作为老师,我愿意陪伴他们,帮助他们走过这段迷茫的时光。希望他们能明白,尽管现在的生活并不容易,但未来依然有光,只要他们愿意去寻找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2024年9月17日星期二
中秋节合艾之旅
2024年9月17日(星期二)
清晨6点,uncle Cheah夫妇冒雨接我们去火车站。下车后,谢妈妈的叮咛与满嘴的祝福是我们一家人正能量之旅的启程,感恩他们,祝愿大家中秋节快乐🩷(刚才匆匆下车,竟忘了拍照记录美好的开始)
北海前往Padang BesarHatyai Festival Mall
Sizzler
这一顿晚餐,她最忙,走了好多趟拿了好多水果。她说水果有水字,当作和很多水
Tuk-tuk初体验
wungnoy hotel (1400B)
这几天full house,我们入住102
Odean吃午餐,她吃了一口猪脚醋就说好吃!
合艾火车站
泰国无空调火车
在火车站认识新朋友,她是马来人,会说华语
6点55分启程,9点前就到达目的地。
等隆哥拿护照买泰国火车票。火车就在泰国时间10点15分启程。
原本说好的泰国时间10点15分启程的泰国火车,结果拖延了时间,11点08分才开动。
.jpg)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